教養知識庫

早期教育 | 多給機會練習 提升感統能力【下篇】

早期教育 | 多給機會練習 提升感統能力【下篇】

就像小嬰兒包尿布時,明明尿布中已有屎有尿,不過,他不會因覺得不舒服而哭鬧,使得父母有時會忘記幫他更換尿布,容易造成尿布疹。
 
或即使跌倒受傷了,也不會因為痛而哭泣,等到父母發現孩子有瘀青傷痕時,也許是一兩天後的事了。



孩子會一直在嘗試中,讓自己的感統能力不斷進步,當10歲時,整合的表現將趨於穩定,在這之前,尤其是三歲前的孩子,就讓他在一次又一次的遊戲中,體驗不同的感覺與回應的方式,好增加自身的經驗。



個案:不想走路,耐力更差 
 
一歲兩個月的敏敏,是父母的寶貝女兒。不過,讓父母頭痛的是,敏敏會自行走路了,卻很不喜歡自己走,每回出去玩,才走一兩步,就撒嬌要爸爸抱抱,寧可當無尾熊,也不願跟其他同年齡的孩子一樣,像個電力十足的小車子到處走走,偶爾高興,才會要求下來自由活動,但時間並不長。



媽媽發現別的孩子已經可以牽著著爸媽走路走很遠,有的甚至會跑步了,她會要求敏敏自己下來走路,還刻意帶她去好玩的遊樂園或動物園,希望能引起敏敏自己走路的興趣。而爸爸的態度也不是不希望敏敏可以走得更久,只是愛女心切的他,受不了敏敏的哭聲哀求而心軟,為此,夫妻倆經常有所爭執。




敏敏會走路,不過,因練習機會少,下肢的肌肉耐力低,所以,走個幾步就會覺得累,但是,父母要注意,愈不讓敏敏練習走久一點,會讓其他大動作的發展一再被延緩。
 
想想,孩子剛開始學走路時,動作相當不穩又常跌倒,但在持續的練習中,大腦會整合了視覺、觸覺、前庭覺、本體覺,加上一次比一次走的更好的自信及瞭解探索世界的樂趣,最後,孩子終於可以自己放手走路了。



然後,會跑、會跳、會爬樓梯,甚至再發展邊跑邊玩球、接球等動作,每一個環節都蘊藏複雜的知覺與感覺的整合,只要有一環節的能力較弱,如視覺判斷與動作協調性不佳,動作就會跟不上想法,能力就會與正常表現的距離愈來愈遠。




建議敏敏的父母應積極的陪女兒練習走路,如爸爸扶著女兒在後面走,媽媽拿著有趣的東西在前面吸引敏敏,提高敏敏想自己走路的興趣,或是讓敏敏自己推著玩具車到她喜歡的地方逛逛,對敏敏這個年紀來說,就是要在遊戲中學習,讓她的能力得以發揮。


← 上一則

早期教育 | 孩子的想像力無價 – 如何透過音樂活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?【上篇】 早期教育 | 孩子的想像力無價 – 如何透過音樂活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?【上篇】

下一則 →

早期教育 | 多給機會練習 提升感統能力【上篇】 早期教育 | 多給機會練習 提升感統能力【上篇】

fb
ig
l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