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養知識庫
專家指導 | 如何開啟寶貝人際互動的鑰匙
兩歲10個月的妮妮是個活潑的女孩,每天總期待著媽媽帶她到公園和小朋友一起玩。最近媽媽開始覺得困擾,模仿力超強的妮妮似乎學到了小朋友不適當的互動方式!看到弟弟手上的果汁,妮妮動手搶東西;妮妮發現弟弟要靠近她的娃娃,她會大叫“走開,我不要;當她想要跟弟弟一起玩,她卻是拍打小弟的頭並且笑了出來…,種種的行為表現,家人都頭痛不已。
面對兩歲半到三歲以後的孩子,相信家長們都發現,這一個時期的孩子喜歡模仿,似乎也沒辦法辨別是非對錯,好壞都學。依據班都拉(Bandura)的社會學習理論,提到兒童可以透過觀察學習、與環境/個體/行為產生彼此連結與影響。實際上,對於好壞行為的判斷能力,必須要等到四、五歲以後,孩子們逐漸累積情境理解能力、人際互動經驗、社會規則建立等,才會清楚瞭解自己行為的好壞以及正確與否,因此,父母與同儕的互動模式,都會像是儲存資料一樣印在孩子的記憶中。
針對妮妮的情況,可能觀察學習到不合適的互動技巧之外,也可能被其他小朋友用如此的互動方式對待,建議父母可以使用以下的策略進行引導修正。
1. 說明行為:
父母協助兒童發現自己的行為,並且使用口語描述出來。
舉例:妮妮動手拍打弟弟的頭,父母可以暫停妮妮的動作,並且問她“你用手拍他,是因為你非常不喜歡弟弟,不想一起玩是嗎?”(其實妮妮想要跟小弟一起玩),當妮妮搖頭“不是”,父母“可是你這樣弟弟以為你不喜歡他,你看,小弟哭了”。
2. 解決問題:
告訴孩子要怎樣做是正確的互動方式,並且和孩子一起嘗試。
舉例:媽媽和妮妮一起邀請弟弟玩辦家家酒,媽媽示範(拉拉弟弟的衣服)“一起玩,我們一起玩吧”,並且再妮妮也做出同樣模式的時候,誇張的鼓勵她“你看,這樣弟弟就很想跟你一起玩,好棒”。
3. 情境以及互動對象的轉換:
將建立的互動模式轉換到不同對象或是不同場合上,同樣的也需要父母的示範和協助,再讓孩子自己嘗試。
舉例:今天又到公園去玩,妮妮又看到小朋友以不合適的方式互動,媽媽可以對她說“你看,小明這樣做,讓其他小朋友不舒服,我們來試試看更好的方法”,由家人引導兒童,適時的介入孩子之間的遊戲,可以讓孩子在模仿學習上,更加的正確以及享受成長的樂趣。
親愛的家長,當我們發現孩子逐漸長大卻也衍生出不同的行為問題時,請先不要進行責罵或是處罰,我們可以觀察看看,在生活環境中,是甚麼樣的榜樣或是情境讓孩子學習到如此的互動方式,除了同理孩子外,我們可以,觀察孩子→發現問題→找出原因→解決問題→類化學習,期待孩子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,發展出屬於自己,卻又不失社會規範的人生道路與品格。
← 上一則
早期教育 | 家有跳跳虎
下一則 →
兒童早療是什麼?把握發展治療黃金期。